燃眉之急的意思,燃眉之急的成语故事
故事简介
汉代末年,曹操要挟着皇帝,从而百官大臣都要听他的号令,专权到了极点。各地汉室的皇族和拥兵大将,都表示要起来反抗。但是曹操想统一天下,于是就带兵南下,和刘备在新野等地打过手,交过战。
但是刘备领地比较少而且储备的兵力不足,已经无法支撑。而另一边的孙权看见曹操的兵马即将压过国家边界,就派了人到刘备那里去打听消息,并和刘备商议要和他联手来共同抵抗曹操。
但是孙权这边的文臣们却以为曹操的兵力强大,不敢抵抗,都主张投降。因此,鲁肃邀请诸葛亮一起前往东吴,去说服孙权出兵攻打曹操。
在诸葛亮到东吴以后,孙权帐下的谋士,就纷纷起来和他辩论。张昭用带有责问的口气对诸葛亮说:“我们很久以前就已经知道,诸葛亮先生居住在隆中的时候,常常拿自己来比作春秋时期的管仲、乐毅。
管仲辅佐齐桓公,使齐桓公成为诸侯的盟主;乐毅替燕国出兵攻打齐国,一口气打赢了七十坐城池!现在刘备得到你之后,你不但不能帮助他强大起来,反而失去了新野,丢弃了樊城,接连吃了败仗之后,又逃到了别的地方去,像燃眉一样的焦急,你哪里比得上管仲、乐毅的万分之一呢?”
诸葛亮当场一一辩驳,妙趣横生,反把张昭等人说得哑口无言。这个故事中张昭的话,后来演变成了“燃眉之急”这句成语。
成语意义
[出处] 《三国志》:“及弃新野,走樊城,败当阳,走 夏口,有燃眉之急,岂有管、乐万分之一 耶?”
[释义] 意思是火烧眉毛那样紧急。形容事情非常急迫。
[近义成语] 迫在眉睫、当务之急、刻不容缓
[反义成语] 无足轻重、无关大局、从容不迫
刊叔解释
小朋友们,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刘备在遇到强大的敌人的时候依然能够勇敢前进,有着不怕敌人强大,顽强抵抗的毅力,但同时,像张昭等人却是主张一味地去退让,这只会让敌人越发肆无忌惮。所以当我们在遇到侵害自己的利益的敌人的时候也不能退让,应该不屈不挠和他们斗争,因为最终胜利的一定是正义的一方的。
学造句
1、久旱成灾,抗旱已成燃眉之急。
2、 在这燃眉之急的时刻,他帮助了我渡过难关。
3、这项措施解决了市民的燃眉之急,受到人们的好评。
今日问答
小朋友们,今天的成语你学会了吗?你们知道有关“燃眉之急”的近义词有哪些吗?赶紧把你们的答案写在留言区,别忘了点赞哦~
热点推荐
图文焦点
-
女孩写最悲伤作文 题目:我最熟悉的一个人
四川新闻网遂宁10月8日讯(记 ……
-
2016广西大学排行榜:广西大学排名榜首
2016年3月21日,艾瑞深中国校友 ……
-
儿童防拐防骗指南,别让大意变成遗憾
一个转身就是咫尺天涯 今天奶 ……
-
福建一小学教师多次性侵13岁女孩致怀孕 已被刑拘
最近,13岁小薇的肚子慢慢大 ……
-
暨南大学最好的专业_暨南大学什么专业最好
暨南大学 新闻学专业 暨大作 ……
热点图文
2016年就业率最好的大学排名
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故事、出处及意思
儿童节推荐一下关于儿童的书
三本淡出有何利好 专家:有助消弭学历歧
黑龙江一所最易被混淆的大学,号称电线电
儿童睡前故事:马小跳演戏?走过路过别错